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枣阳市消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05-20 11:52:08作者:来源: 访问量: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阳市消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区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枣阳市消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枣阳市消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


消防工作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全市消防工作,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意见》、《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消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我市消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消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21年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发生。消防工作的快速发展,为服务枣阳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影响和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还不够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落实不力;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与日益繁重的消防保卫和灭火救援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消防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消防经费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这既是枣阳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种困难和矛盾的凸显期。做好十二五期间的消防工作,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日益增加,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社会火灾总量必将处于高位运行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公民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日益增强,消防工作必将面临重要的创新转型期。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总要求,积极适应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努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加快推进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大力发展消防科技,全面推动消防事业科学发展,提升消防工作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推进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消防一体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全面形成,全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升,火灾总体形势更加平稳,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督察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消防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


2、社会火灾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全力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率100%,消防监管四个水平显著提升。


3、公民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构建消防安全大宣传格局,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部门协作机制,健全社会宣传市场化运作机制,消防宣传覆盖率达100%


4、多种形式消防力量进一步壮大。招聘符合一定条件的地方专职消防队员和文职人员,补充一线灭火救援和消防监督警力。综合应急救援队执勤力量基本满足应急处置任务需要。50%的建制镇建立镇办专职消防队,在大中型企业发展专职、保安、义务消防队。


5、消防队站建设布局进一步合理。新建消防站1个,2011年完成征地、设计任务,2012年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


6、消防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各类防护装备1000件(套),新增各类执勤消防车32011年购置载液高喷车,2012—2015年充实第二消防站2台消防车,使消防员个人特种防护装备配备率达100%


7、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依托公安消防部队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推广中心统勤、分级联动响应、综合保障建设模式,提升社会综合应急救援能力,2012年达标。


8、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应用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实现情报信息多元化、勤务管理可视化、指挥调度智能化、监督执法网络化。


9、大力培育消防中介服务市场。规范消防中介服务行为,推动消防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多层面的监管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推行消防行政问责制,强化政府和部门消防工作责任


1、健全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考评体系。将消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政绩考评、任期责任目标考评、年度责任目标考评以及政务督查的重要内容,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对各镇、办、区政府和各部门定期考评、督察,并将考评督查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出台《枣阳市消防工作责任目标考评奖惩办法》。健全消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强化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责任追究。出台《枣阳市消防工作行政问责实施办法》,大力推行消防工作行政问责制度。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情况全部纳入行政问责范畴,对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消防监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经费保障、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安全行政审批等方面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凡本地区、本行业火灾总体形势严重恶化、或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除追究火灾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外,追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3、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消防法规。重点抓好新《消防法》、《湖北省消防条例》及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消防执业资质管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消防中介服务机构管理等方面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贯彻落实。


(二)创新社会消防监管机制,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


1、全面推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地方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政策引导激励机制,鼓励重点单位自觉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推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道路。综合运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积极推动社会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引进第三方评估认证中介机构,客观、公正地指导企业完成贯标和消防安全评估工作。研究建立单位消防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将单位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并得到合理运用;积极探索银行、证券、保险信用等级评定以及企业市场准入,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状况评价结果挂钩制度,利用市场手段督促单位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监管,依法查处重点单位消防违法行为,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2012年,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单位基本达标;2015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


2、深入推行三定三管消防监督模式。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工作职责范围,大力推行定人、定责、定区,以业管火、以房管火、以证管火的网络化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推动社会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实现无缝隙管理,整体提升全社会防御火灾的能力。将全市按区域分成若干个消防监管片区,明确每名消防监督员的管理片区,明确监管职责,实现监管区域、监管职责与监督人员一一对应,达到消防监督网格化无缝隙监管。实行以证管火,落实发证机关的监管责任,严格依法审批。实行以房管火,落实业主和承租户的消防安全责任,规范多产权、多业主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及时消除建构筑物火灾隐患。实行以业管火,强化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推行消防控制室“256”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3、建立消防执法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不断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2012年前,市政府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上设立消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消防业务网上受理、执法信息网上公开、举报投诉网上查处、社会单位网上管理、消防知识网上培训、消防咨询网上答复,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质量、消防执法效率和社会公信力。


4、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基层单位创建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夯实农村、社区组织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群防群治火灾防控四个基础。贯彻《湖北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发挥派出所作用,持续深化平安社区、农村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和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机制,落实社区、行政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重点对耐火等级低等易燃建筑集中、连片的区域进行治理。进一步完善门栋关照和定期走访制度,加大社区、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消防关照;鼓励和推进社区、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基层火灾防控能力。


5、大力培育消防中介服务市场。加快培育消防中介服务市场,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消防安全服务需求;鼓励发展各类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的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功能;规范消防行业中介组织从业行为,依托行业协会,在消防工程监理、消防设施检测及维护、电气防火检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执业资格培训、消防公益宣传等领域引入中介服务组织,辅助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监管,提高消防专业化监管水平。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力争2015年全部参保。


6、积极组织开展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消防科技攻关活动。探索研究区域消防力量整合、统筹城乡消防整体规划和应急救援一体化问题;重点研究高层、地下和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大型化工区防火和灭火救援问题,提高火灾预防水平和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三)加强公共消防基础建设,提高城乡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1、加快消防装备建设。以满编为基数,防护类、侦检类、救生类、破拆类、堵漏类、照明类、通信类等装备,按每年最低20%的增长率配备。


2、加快城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结合城市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将城乡消防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优化城镇消防安全功能布局,加快老城区消防供水、消防通道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步伐,新建城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与城市(镇)建设同步到位。


3、加强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消防文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保安消防队,将消防技能纳入保安培训内容。为弥补公安消防现役警力不足,采取政府转移支付方式予以保障,每年招收事业编制消防文员和合同制消防员,充实公安消防部队。鼓励发展民间消防组织,大力发展群众志愿者(义务)消防队,每个城镇社区、农村村庄建立一支群众志愿者(义务)消防队。落实《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出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相关管理规定,完善优待、优抚政策和措施,促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健康发展。


(四)构建消防安全大宣传格局,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1、建立部门消防宣传协作机制。认真贯彻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公安部等九部局联合制定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建立由公安、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消防宣传教育协作机制。党校将消防知识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组织开展乡镇长、村干部消防安全培训。广播、电视、电信、网络等媒体认真履行消防公益宣传义务,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以及“119”消防宣传日期间积极开展公益消防宣传。科技、司法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科普、普法和就业培训教育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建设行业相关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建设流动宣传车、消防教育馆,普及社会消防知识。


2、建立消防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建立消防信息定期发布制度、重大灾害事故处置动态信息发布制度和消防舆情快速反应机制。2011年,确定消防新闻发言人,每季度发布一次消防安全信息,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本地消防安全状况和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动态,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建立创新消防舆情正面引导工作机制,加强对涉及消防工作的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牢牢把握社会消防宣传的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3、开展消防职业教育。全面推进消防安全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加强消防执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建立培训市场化、鉴定专业化、用人法制化的执业资格运行机制,2011年,50%以上的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12年,所有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人全部持证上岗。加强对消防行业一般性岗位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将其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开展的职工劳动技能大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4、探索建立消防宣传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消防宣传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新兴媒体宣传平台。广泛利用手机短信、户外广告视频、公交车体站牌、城市和楼宇电视、LED电子屏、网站博客等媒介,高频次、高密度开展消防公益宣传,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借助传媒机构、广告公司、动漫公司、社会艺术团体不断制作推出高质量的消防宣传品,投放社会使消防宣传更具时代特色,更具文化品位,更具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宣传效果。


5、深化消防宣传三提示工作。要将三提示延伸到社区、农村以及车站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推动社会单位根据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求以及自身行业或工作性质开展三提示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自防自救能力;鼓励人员密集场所向社会公开承诺消防安全,要紧密结合构筑社会单位防火墙工程,通过三提示宣传,提高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万场消防知识科教片进农村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深化消防宣传六进工作。


(五)推进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全面提高社会应急救援水平


1、建立完善指挥平台。按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要求,建设枣阳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快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应用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等功能作用。


2、推广三种模式。依托公安消防部队,最大限度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推广基层应急救援轮值执勤、混编执勤、分点执勤三种模式,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出台基层应急救援实施办法,规范基层应急救援行动。完善分级响应、队伍协同、标准运行等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满足本地区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3、完善五大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组织协调、预测预警、应急响应等相关制度,规范指挥程序。完善应急力量体系,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以职能部门为骨干、相关行业为补充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的战时动员力量,以专家队伍为骨干、有关人员为补充的辅助决策力量。完善应急装备体系,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配齐配强应急救援需要的各类特种、常规处置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以应急救援大队为中心,建立应急救援战勤保障库,实行集装箱式、模块化应急救援保障。完善应急训练体系,分专业制定训练科目,编制训练规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行成建制驻训,各专业队伍实行分期分批轮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联合作战能力。


四、保障措施


十二五时期,必须进一步坚持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政策和经费保障,确保消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


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完善年度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消防工作一岗双责,重点落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管责任。把消防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消防部门对消防工作的综合监管职责。


建立健全消防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并落实消防工作行政问责制度,严格奖惩。对消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或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涉及消防安全行政审批等方面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除追究火灾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依法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二)加大政府对消防工作的投入力度。


完善消防工作专项经费制度,在年度财政预算内安排不低于5‰的专项经费。把消防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增加财政的引导性投入,重点保障消防设施、装备和经费到位,采取本级财政主导负责,上级财政支持引导的办法,优先列入消防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


(三)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团组织以及社会基层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单位、企业职工对消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群众举报受理制度,鼓励单位和个人监督举报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和各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拓宽和畅通社会参与和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公开监督。


完善消防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大监督力度、拓展监督广度、延伸监督深度,注重监督效果,对舆论反应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整改。


(四)强化规划实施与评估考核。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力度,确保消防工作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做到责任有主题、投入有渠道、任务有保障,逐项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保障措施。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本地本部门消防工作规划目标指标、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

 


本网文章多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