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让绿色成为底色——保康县委书记张世伟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8-07-06 10:55:44作者:江卉来源: 湖北日报访问量:
湖北日报7月3日讯(全媒记者江卉)
座座青山,苍翠欲滴;潺潺流水,叮咚入耳;依水而建的吊桥,古色古香的木屋……
盛夏时节,走进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仿佛置身画中。
担任保康县县长、县委书记7年,张世伟带领干部群众一起苦、一起干,让大山里的一个个“寨湾”刷新颜值、摘掉“穷帽”。
甘当绿色发展的铺路石——“含绿量”大了,“含金量”增了
保康磷矿资源丰富,被誉为“中部磷都”。
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张世伟牢固树立“绿色矿山”理念,按景区标准治理废弃矿山、扮靓现有矿井,该县从“卖资源”转向“卖风景”,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一家企业想到保康投资磷化工项目,找上门来的“好事”却被婉言谢绝。一次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会,25个项目被“枪毙”10个。有人不理解,“山区引进企业难,为何拒之门外?”张世伟态度坚决,“绿色生态是保康的生命线,污染项目一个也不能有”。
产业转型换来了生态环境的优化。201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含绿量”大了,“含金量”增了。该县建成一批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美乡村、湖北旅游名村。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223.7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增长21%。
有体察民情的大脚掌——告别世代“地窖水”,山区百姓饮甘泉
“有水啦!”望着汩汩清泉,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支书赵祥华泪流满面。2017年4月,该村告别“地窖水”,用上了检测合格的深井水。
饮水是保康脱贫攻坚的“短板”,全县七成地区属喀斯特地貌,饮水难一直困扰山区群众。张世伟看到村民用浑浊的“地窖水”煮饭,下决心解决难题。
他鼓励联系点赵家山村尝试打深井,一举成功。如今,打深井推广全县,可惠及3万余人。该县安全饮水项目完成后,28万百姓将喝上放心水。
保康是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精准脱贫,是全县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和最大任务。”张世伟带领各级干部冲在一线,督工程进度、督干部作风;到市里省里争取资金、项目……
2016年、2017年,在全省贫困县精准扶贫实绩考核中,保康连续两次列全省第一。
当地方团队的领头雁——拼搏在前,扛起千钧担
2011年10月,张世伟从襄州区调任保康县,历任县长、县委书记。
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许多地区“四月雪、八月霜”,自然条件恶劣。远离亲人、心无旁骛,他一干就是7年。
为掌握基层实情,张世伟下乡调研轻车简从,常常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对象、不亮身份,先入农户体察民情,再到村镇督查干部作风。“他以上率下,用身影而不是声音指挥人,给各级干部作出了榜样。”县政协主席周国明说,张书记一直担任全县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长,多次到省、市汇报争取政策,最终促成了保宜、麻竹、谷竹三条过境高速的提前建成运营,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干字当头,干出实绩。
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一项项荣誉见证成绩。“我从一名党校教师成长为县委书记,得益于组织的培养、人民的信任、基层的磨砺。”张世伟表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尽心尽责干事,才能对得起一方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