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枣阳资讯 > 热点关注

3600多个日子,魂牵梦萦的是汶川—记襄阳志愿者王修锋

发布时间:2018-05-15 14:44:09作者:李兴会来源: 襄阳日报访问量:


襄阳日报515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兴会)

10年前,我和你们在一起;10年后,我依然牵挂着你们!”

512日一大早,王修锋便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样的话。

汶川地震距今已经10年,但王修锋跟那边的联系从未中断。而且,“5·12”,已成为他心中最敏感的符号,“无论何时何地,看到这几个数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场大灾难”。

奔赴灾区

王修锋是枣阳市熊集镇前营村农民,今年45岁。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历时100多天。其间,他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从未动摇。

回忆当年的情景,王修锋用了“记忆犹新”这个词,“随处可见遇难者的遗体和受伤的群众,到处是残垣断壁,充满惊恐、悲痛的气氛”。

说起当年到达灾区后映入眼帘的一幕幕,王修锋说,自己泪流不止、痛苦不堪。

但现实不容过多悲伤,他立即投入救援行动中——救助伤员、运送物资、办医疗站……地震发生后最初的那些日子,受灾地区药品、食品等严重缺乏。没有物资,很多工作就无法开展,志愿者在那里帮不了什么忙,很多人便离开了。王修锋很难过,他多次返回襄阳筹集物资,然后带着物资赶往受灾地区。

王修锋说,他当年主要在北川县开展志愿服务。抗震救灾结束后,他又在那里待了4年。回到襄阳后,他心中牵挂着北川,几乎每年都要开车去一趟,看望那些失去了亲人的朋友。

10年来,在王修锋的眼中,北川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高楼大厦;昔日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新家园……人们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用双手开创新的生活。

“衣旧情深”

回到襄阳后,王修锋做起了旧衣回收项目——“衣旧情深 环保公益”。做这个项目,起因便是他在汶川地震灾区受到的刺激。

王修锋说,当年在救灾现场,看到那么多无助的人等待救援,特别恨自己能力有限。他暗下决心:救援结束后,一定要发展一个项目,用挣来的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回到襄阳后,王修锋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衣旧情深 环保公益”旧衣服回收项目。他将回收的旧衣服进行分类整理,有用的,进行清洗消毒后捐赠给贫困地区;不能二次捐赠的,粉碎加工成工业毛毡、毛毯,进行二次利用。项目获得的利润,用于帮扶公益组织和救灾。

在王修锋的推动下,目前已有全国29个城市的相关公益组织开展了“衣旧情深 环保公益”项目。“衣旧情深 环保公益”项目向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对4000多名学生、1万多名留守老人、残疾人提供了帮助,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公益组织的活动经费和日常开支问题。

情系北川

10年来,王修锋与北川的联系从未中断。

2012年以前,他待在北川,一边工作一边走访调查,一共找到40多个失去亲人的孩子。登记他们的详细信息后,王修锋自己筹集一部分资金,又到处联系相关组织或个人,一起资助这些孩子读书。

回到襄阳后,资助也从未中断。王修锋一直和受资助的孩子保持着联系。如今,受资助的孩子有的读了大学,还有的已经参加工作。

王修锋说,那场灾难给孩子们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浴火重生后,他们会更珍惜拥有的一切,也更懂得感恩。“有的孩子已经在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了。”王修锋欣慰地说。

本网文章多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